黄石山水资源得天独厚,但城市交通也因山水阻隔受限,增加停车资源成为当前的挑战和市民的期盼。11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黄石市近年来推动停车设施发展、缓解城市“停车难”相关工作情况。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更多的停车资源,让市民出行、停车不再难?黄石市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敲定了哪些目标?这场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实现三个“更加”
“停车惠民”工程效果显著
黄石市中心医院中心院区位于核心城区,每天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曾经,这里的停车位长期“一位难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石市城发集团在中心医院附近扩建了一个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从原来的516个增加到了879个。同时,市中心医院将职工的停车位全部转移到公共停车场,将200个车位和长租的350个地下停车位全部用于患者就医停车。
此外,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中心医院家属区的车位增加到120个,并与医院内车位通联使用。这样一来,可供患者就医使用的车位总数达到670个,解决了中心医院就医停车难的问题。
解决市中心医院停车难问题,只是黄石“停车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去年5月,黄石积极响应全省号召,正式启动了“停车惠民”工程。截至目前,中心城区新增2.18万个停车泊位,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已接入16.39万个泊位,黄石实现了三个“更加”。
黄石达成普查存量动态泊位全面接入网络的目标,使得停车管理“一张网”的体系更加智能化与高效化;市县两级智慧停车平台数据实现了并网互联与互通,实现了市域范围内停车资源的集中共享与统一调配,为停车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打破停车支付环节中的壁垒,率先推动了重点区域内的104家停车场共计1.5万余个泊位实现“通停通付”功能,让市民的停车体验感更加便捷。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真正让市民感受到城市停车环境的改善。
黄石坚持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针对商圈、医圈、校圈等停车难集中区域,不断采取像中心医院这样的“整圈推进”策略,为更多停车困难区域带来切实的改变。
“六个一批”工作法
创新推动停车难题有效解决
在黄石的街头巷尾,一场关于停车难的“革命”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在实际工作中,黄石总结和运用“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共享一批、优化一批、取缔一批、规范一批”的“六个一批”工作法,提升工作质效。
向空间要资源、“建”出一批停车位。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城市角落如拆改后的空地、桥下、地下的隐秘之处,摇身一变成了停车的新天地。立体停车库拔地而起,地下停车场静谧有序,桥下停车场让高架桥下的空间焕发了新生。据统计,这些创新之举为黄石新增了1.91万个停车位。沿江大道、桂林南路的高架桥下,如今已是车水马龙与停车井然的和谐景象,昔日的“边角料”变成了今日的“香饽饽”。
向更新要功能、“做”出一批停车位。老旧小区里的废旧花坛,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角落,而被改造成既美观又能停车的小型生态停车场,0.37万个新增车位就这样“变废为宝”。交通里1号小区,曾是“抢车位大战”的热门战场,如今已然成了停车有序的典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价格调节、严格执法等措施多管齐下,停车不再是难题。
向错峰要增量、“让”出一批停车位。市委、市政府率先带头,将机关大院的100个车位对外开放,带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共享风潮。只需动动手指,在“黄石停车”APP上申请,就能轻松享受到错时停车的便利,首批15家共享停车场的725个车位,让停车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向互补要平衡、“调”出一批停车位。精细化管理,让停车位更加高效利用。潮汐车位、即停即走通道等创新举措,让商圈、学校、夜间消费区的停车需求得到了有效缓解。387个限时停车位的设置,利用了车辆通行和停车需求的时间差,让停车位的使用更加灵活高效。
向通行要效率、“腾”出一批停车位。988个不合理的道路泊位被取缔,道路变得更加宽敞,交通效率显著提升。
向管理要秩序、“用”好一批停车位。针对小区内外停车乱象,政府部门指导新建小区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推动开放式小区规范施划泊位和封闭管理。这样一来,那些原本“沉睡”的2000余个小区车位得以有效利用。
“六个一批”工作法,就像一剂良药,让黄石的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下一步,黄石将充分发挥“整圈推进”停车综合治理模式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并灵活运用“六个一批”这一创新办法,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赋能城市停车管理,推动停车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