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如何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既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也是关乎审计事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一)“十三五”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审计署、省审计厅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发展、改革、法治、反腐”,大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为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新贡献。
(二)“十三五”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立足实际,着眼实效,切实改进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实现审计业务有新深化,审计质量有新提高,审计成果有新亮点,审计技术方法有新突破,审计自身建设有新发展,力争进入全省审计工作第一方阵,实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各项目标责任考核创先争优,努力把我市审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十三五”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要着眼审计职能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依法独立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围绕推动政策决策落实,发挥审计的保障作用。要把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政策决策审计常态化,持续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政策审计中要注意方法,突出重点,切忌以统计代审计,切忌面面俱到。要围绕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全面加强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民生、自然资源资产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审计在促进政策落实中的保障作用。二是围绕推进法治建设,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审计执法中要坚持“底线思维”,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对触及“红线”、“底线”行为和违法违规问题“零容忍”,严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严查徇私枉法、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问题,严查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要进一步加强审计与纪检监察及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审计发现经济犯罪案件线索移送查处机制,确保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行为得到依法严惩。三是围绕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发挥审计的制约作用。要紧紧围绕公共权力运行轨迹,把握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重要节点,着重监督检查宏观政策执行、重大项目决策、公共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处置、基建投资、土地转让等情况,着力揭示和查处滥用权力、权力寻租、贪污贿赂等问题,促进公共部门和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要加大审计问责和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提升审计威慑力,更加有效地制约权力运行。四是围绕促进改革发展,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要利用审计专业性、制度性和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优势,把发现问题、完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对审计情况的分析研究,关注体制机制和制度障碍,充分发挥审计在改革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要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突出关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注重揭示和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要积极跟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深入分析改革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实施效果,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为改革措施及时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主动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法治化水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下,必须把依法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从维护法律尊严的高度来实施审计,切实做到依法审计、依法治审。一是要强化法治思维。要坚持以法治精神为引领,做到审计职责法定、审计程序法定、审计标准法定、审计方式方法法定,保证在宪法、法律、制度、规范的框架下开展各项工作。“十三五”时期,全市审计机关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大张旗鼓地抓紧抓好,持之以恒抓出成效,切实增强审计人员法律素养,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要健全审计质量工作体系,明确各环节质量管理的分工和责任,做到各尽其能、各负其责、追究有源,保证各环节应该解决并可以解决的问题绝不留到下一环节。要加强现场审计质量控制,严格落实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加强现场审计的实时动态监管。要全面推行审理,细化审理操作规范,坚持审理程序与审理内容相结合、审理过程与审理结果相结合,保证审理效果。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漏洞及时弥补,发现情况及时反映,确保审计结果经得起检验。三是要加强审计法制规范体系建设。要把法治约束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在法律法规的总体框架下,制订完善审计立项、审计实施、审计审理、审计报告、审计处理处罚、中介机构选聘等审计业务操作规程,全面规范和约束审计执法行为。要结合实际工作,善于发现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从制度机制和管理层面源头治理,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
——主动适应审计工作转型升级,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思维与眼光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一是推进审计理论创新。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切实抓住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开展审计调研和理论研究,拿出一批对审计实务有较强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要坚持领导带头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单位领导带头研究和思考问题,带头承担调研和理论研究课题任务,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健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和部署课题任务,将责任目标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加强对过程的督促指导和结果的考核评价,确保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上新水平。二是推进审计组织管理方式创新。要按照统筹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审计项目、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的整合协调,根据项目特点,积极探索和推广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审计组织方式。对常规审计项目,更多地将专项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结合起来,避免多次进点、重复审计;对重大政策、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探索采取整合分工、上下联动、重点攻关的方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项目资源、成果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整体效能。三是推进审计手段创新。要主动适应大数据环境,加快推进审计业务数据库建设,加大多行业、多部门数据的分类归集,建立完善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切实提高运用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要在加强计算机审计方法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全面普及运用AO系统审计,扩大联网审计范围,探索开展模块化审计,选择重点项目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推广运用先进设备仪器辅助审计,拓展先进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要大力推进审计管理数字化,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切实增强内部管理绩效。
——主动适应审计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审计管理精细化。当前,审计机关体制改革正式提上日程,要以精细化的审计管理,迎接审计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一是加强机构和人事管理。要从依法履职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扁平化管理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机关内设机构,打造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完善程序方法,真正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要想方设法理顺机构编制,改善队伍结构,控制人员入口,加大审计人员培训,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二是加强财务管理。要积极争取本级人大、政府领导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依法将审计机关所需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收支管理,实行民主理财,重大财务开支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支出审批手续,加强资产核算与管理,有效堵塞各种漏洞,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加强绩效管理。要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期与日常考核相结合、集体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当前业绩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使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和管用。要健全督办机制和“痕迹管理”,专人督促和定期通报领导交办事项、重要议定事项和审计项目计划等落实情况,促进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要主动适应审计新常态,切实担负起加强领导的责任,在做好审计工作方针、政策、思路和重点的总体规划和指导的同时,按照业务对口,建立健全对口分类指导责任机制,强化对各项审计工作的支持、指导和监督,推动全市审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主动适应审计事业发展方向,全面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赋予的新使命,必须在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审计铁军。一是抓好班子建设这个龙头。要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班子建设的指导,审计机关班子成员任免必须事先征求上级审计机关意见,避免搞形式、走过场。要进一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驾驭全局、科学决策、领导有力的领导班子,切实提高领导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抓好能力建设这个核心。要加强审计队伍任职专业资格管理,探索审计人员准入制度,新招录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拔和转任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原则上应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工作背景。要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继续加大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健全完善审计干部队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注重运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审计实验室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提高审计实战能力。三是抓好品格培养这个关键。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坚定理想信念,打造过硬的政治品格。要有强烈的精神追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绝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敢说真话、敢报实情的勇气和正气,有自断后路、不畏权力、自甘寂寞的决心和坚守,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党的宗旨贯穿于思想和行动的方方面面。四是抓好廉政建设这个底线。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要求,严格遵守作风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点要求,切实把“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落到实处。要始终坚守廉政纪律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遵守“八不准”审计纪律等廉政规定,坚决守住廉洁从审“生命线”。五是抓好追责问责这个手段。强化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的分解,定责任、定进度、定要求、定目标,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层层传导干事的压力。严格问责问效,完善考核体系,把各项目标部署转化为可量化、可监控的绩效指标,化压力为动力,促进干净干事、主动作为、有效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竞进提质、进位赶超。
(四)工作措施及建议。为做好“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审计工作服务“四个全面”战略,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整体谋划、系统安排财政审计项目,按照清晰统一的审计目标,对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组织实施和成果利用进行统筹管理,提升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的层次和水平。
——深化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草案)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企业、行业审计相结合。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总体需求,切实提高审计的效果。
——全面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按照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全覆盖工作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周期性动态审计全覆盖。要以科学的项目管理推进全覆盖。认真组织开展审计对象大普查,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分条分块制订滚动式年度审计计划,确保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现应审尽审,不留死角。要进一步改进组织管理方式,以财政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加大对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做到同步安排、协同实施、共享成果。要以过硬的审计能力推进全覆盖。立足现有队伍,加强审计业务培训,培养打造一批审计业务精英,培养造就一批青年审计人才,培养改造一批审计业务“门外汉”,切实提高审计业务人员、专业人才比例。要加大“借力”审计力度,扩大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协审”范围,加强对内审工作的指导,合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审计全覆盖中的补充作用。要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推进全覆盖。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应用工程,力争用3-5年时间,全市审计机关100%实现财政联网审计,所有项目100%应用计算机审计,机关办公事项100%实行数字化管理,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能力。要继续拓展审计技术创新的广度,加大先进技术、仪器、设备在审计中的运用,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制度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立项机制。审计立项应开门立项,充分征求社会关注热点及难点问题列为审计项目;审计立项应注重时效性及长远性,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库,增强审计项目安排的科学性。二是完善审计资源整合机制。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加强全省统筹规划、上下联动、实现横向联合,并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协作配合,促进资源共享、推动有效整改,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全局性和宏观性。三是完善审计质量管理机制。对审计项目按重要性进行分类,对重要项目进行重点质量控制,对简易项目进行简化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中,关注审计项目实质性的质量,对形式上的质量尽量简化。对重点项目实行审前、审中及审后全过程质量控制。四是探索审计队伍职业化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审战略,从能力建设、机制创新、结构优化等方面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从人才规划、制度建设、政策环境等方面做好引导,着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抓住年轻干部这个中坚、抓住能力素质这个核心、抓住作风纪律这个保障,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铁军。五是完善审计整改机制。主要发挥审计过程中信息分析综合力度,通过撰写审计专报、要情及时将审计发现问题报送相关领导,促进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定期召开多部门整改联席会议,强化联合督查作用,确保审计整改真正到位。六是完善审计结果公告机制。不仅要考虑公告效果,还要理性考虑社会稳定,稳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通过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到2015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