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新闻 > 工作动态

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来源:黄石市审计局      时间:2025-03-24

  编者按:近日,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大冶市审计局、开发区·铁山区审计局分别围绕审计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审计质量作经验交流。现将交流材料予以刊发,供学习交流。


守正创新  凝心聚力

以高质量审计服务大冶高质量发展

大冶市审计局

近年来,在黄石市审计局和大冶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冶市审计局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经济监督成效不断彰显。综合工作、项目质量多次获得全省表彰;2024年报送的审计项目获全省县(市、区)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管审计工作持续深化

市委审计办、局党组以及机关党员干部始终把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摆在干事创业的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用雷厉风行的行动力践行初心使命。

一是以学铸魂增底气。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全年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专题理论学习9次、专题辅导报告5次,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持续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机关党员干部在践行审计工作“三立”“三如”的遵循上更加坚定自觉。认真学习落实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王本强去年11月调研指导大冶审计工作的讲话要求,争先进位的导向更加鲜明。

二是以谋辅政助发展。发挥市委审计办“参谋助手”政治功能,完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调查研究、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强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执行。去年来,市委审计委员会4次听取审计办工作汇报,审议通过项目计划、重点项目审计报告、相关文件7件,为审计委员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提供了支持和服务。进一步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落实好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健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指示落实督办机制。2024年报送审计专报17篇、综合报告4篇,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比如,《应进一步规范金湖街道编外人员管理》的审计专报,促进了基层编外人员的规范管理。

三是以联聚力促长效。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察督查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完善信息沟通、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渠道方式,共同研判审计发现问题、案件线索移送等事项,将审计查出问题及整改情况纳入巡察范围,审计监督精准度不断提升,成果运用持续巩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2次调研指导审计工作,市人大常委会2次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报告,均获高度评价,推动了审计工作开展。

二、坚持守正创新,审计监督质效持续提升

积极适应新形势、聚焦新任务、解决新问题,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审计质效,以积极的担当作为回应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切。

一是站高行远,强化审计担当。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和大冶市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锚定“冲刺千亿市、聚力建支点”,率先迈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的目标定位,聚焦事关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突出重大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财政资金绩效等重点内容科学谋划项目,着力抓好课题研究,实施专题调研9次、审前调研12次。近年来谋划的武汉都市圈重点交通工程、全域国土整治、流域综合治理、和美乡村建设等11个项目,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得到党委政府肯定。

二是深耕笃行,彰显审计作为。坚持一线工作法,紧盯审计现场,聚力攻坚,破解难题。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聚焦财政管理质效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投资项目绩效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完成计划项目24个,查出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43.01亿元,增收节支347万元;完成临时项目26个,节约资金3058.27万元。促进出台市级规章制度1项,部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85项,问责42人。有力推动了财政资金管理绩效提升,助力医疗保障、乡村振兴等惠民政策落细落实。

三是精准施治,提升审计质效。以培育省级优秀项目为抓手,合理选择培优项目,从审前、审中、审后三个阶段完善审计质量管理。严格审计项目过程管理,做好审计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结果报告、重大事项等业务会商,明确审计重点和质量标准,多方把控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定责,全面提升审计项目质量。聚焦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台账,销号管理,送达整改督办函10件、开展现场核查23次,市政府召开审计整改专题会议2次,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其中,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96个,立行立改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其他类型问题将持续跟踪指导。

三、坚持凝心聚力,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巩固

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努力打造信念坚定、作风务实、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模范机关。

一是强化纪法观念。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审计工作法律法规,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开展了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教育警示片、宪法宣传周等纪法宣传教育活动18次,引导审计干部依法审计,守牢纪律规矩底线。

二是强化作风建设。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强化权力运行约束,修订了《局党组议事规则》等12项制度,制度笼子不断扎紧。厉行勤俭节约,习惯过紧日子,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敲警钟促警醒,开展廉政谈话60人次、纪律作风检查12次,不断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成果,党员干部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多渠道培养干部,依托审计大讲堂、以审代训等平台,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6次,选派15人次参加上级专项审计、政治巡察等工作,培养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本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1名市管干部如期转正,2名优秀干部晋升职级,新录用4名年轻干部。完善了雇员管理、干部履职尽责评价机制,干部队伍内生活力不断激发。

2025年,大冶市审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和本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实干实绩实效,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围绕一条主线。始终强化审计机关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全局实施审计监督,为我市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力量。

二是突出五项重点。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财政资金落实、揭示经济社会风险、紧盯民生保障、强化权力规范运行等五项重点任务,制定计划项目25个。依法实施审计监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创新两项机制。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和内部审计工作联系指导机制的探索实践,在项目建设中更好发挥审计作用,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四是实现两个提升。即实现审计监督质效和干部素质能力的再提升。以“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升审计项目质效。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引导审计干部强化支点意识,弘扬审计精神,淬炼能力、砥砺担当,不断提升“能查能说能写”能力。

总之,我们将弘扬审计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砥砺奋进、勇于担当,不断推进大冶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贡献审计智慧和力量。


树牢支点意识 聚力改革创新

以更强担当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审计局

近年来,开发区·铁山区审计局在本级党委政府和市审计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和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审计工作“方向盘”

一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工委·区委审计委员会作用,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到与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和审计机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牢审计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完善党工委·区委审计委员会及市委审计办相关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断巩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二是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学习内容,做到以上率下、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推动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增强审计政治担当。把讲政治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经济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揭示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反映政治问题、政治责任。

  二、坚持谋篇布局,下好审计工作“先手棋”

  我局1个审计项目荣获2024年度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三等奖,1个审计项目荣获2024年度全市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一是在政策研究上下功夫。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审计监督职责,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线,把国家大政方针背后蕴含的政治意图、战略考虑和实践要求转化为审计工作任务,确保审计工作更好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二是在计划谋划上下功夫。坚持“打开大门谋计划”,广泛征求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很好地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不断完善审计项目计划。

  三是在组织配置上下功夫。针对当前审计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现状,探索优化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优化、整合审计力量,加大审计项目、审计内容、审计成果统筹力度,进一步推动全局在资源力量整合、项目实施管理上协同高效。

  三、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审计工作“责任田”

  2024年实施审计项目12个,查出问题153项,涉及金额8414余万元,提出审计建议39条,节约和挽回财政资金2100余万元,追责问责4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3人)。

  一是聚焦“重大部署”,筑牢政策落实“压舱石”。关注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揭示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以审计“倒逼”政策落实、制度完善,确保政令畅通。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立好民生资金“稳定器”。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救助等问题,关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贯通审计监督跟进民生项目和资金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聚焦“重大工程”,当好项目建设“助攻手”。紧盯国家级开发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先后对产业园、还建小区、污水管网建设等重大工程开展审计,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公共工程项目提质增效。

  四、提高成果运用,打好审计工作“组合拳”

  一是持续强化研究分析。树牢研究型审计思维,在审计工作中深入挖掘问题成因,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审计建议,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认真总结提炼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审计专报等形式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提升审计结果影响力。2024年,向本级党委政府提交审计专报4篇,被党委政府领导批示9人次。

  二是持续强化监督合力。积极构建横向协调、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工作格局,推进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做到发现问题线索“应报尽报”“应移尽移”,在落实“如影随形”方面取得新进展。2024年,向区纪委监委及相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5条。

  三是持续强化审计整改。一方面,持续跟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局内建立“一月一督办”整改跟踪机制,主要领导每月听取审计整改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本级政府履职尽责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列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的重点内容。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的一年,开发区·铁山区审计局将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树立“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科学规范开展审计工作,为全区、全市建功建成支点贡献审计力量。